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哥白尼简介是哪里的(国外历史人物之——哥白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1 12:20:34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的创立人。

1473 年 2月19日,哥白尼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城。父亲是商人,曾任托伦市市长,母亲是本城一个富商的女儿。十岁那年,哥白尼的父亲去世。从此,哥白尼由在弗洛恩堡大教堂当牧师的舅父抚养。舅父先后把他送到自己主持的两所学校去读书;十八岁时,又送他到克拉科夫大学就读。

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较早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克拉科夫大学是当时波兰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经院哲学派与人文主义派之间斗争激烈,两派学生时常因争论而发生械斗。在这充满着思想斗争的环境中,哥白尼开始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影响。他时常去听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教授沃依切赫·勃鲁泽夫斯基的讲演。在这位教授指导下,他钻研了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的宇宙学说,并且学会了使用天文仪器观察天体。

哥白尼在克拉科夫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托伦。这时他舅父已被任命为埃尔门兰德教区主教,便准备为哥白尼在他教区的弗洛恩堡大教堂谋求一个教士的职位,但没有成功。于是,他又送哥白尼到意大利去学习教会法,以便让哥白尼通晓管理教会的各种专门知识。

1496年秋,哥白尼离开波兰前往意大利。途中他游览了德意志的仪器制造中心纽伦堡,于翌年初进意大利著名的波伦亚大学。他不仅学习教会法,而且攻读天文学、数学以及希腊文的古典著作。他与该校天文学教授、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达·诺法拉交往甚密。他们时常一起遥测宇宙,记录数据,研讨前人有关天文学的论著。哥白尼了解到,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恰斯就曾提出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概念,并首先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但后来遭到宗教势力的反对。为了直接阅读这类著作,哥白尼学会了希腊文。天文测量的实践和对前人论著的钻研,使他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

地球中心说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出。公元二世纪中期,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加以推演和论证,使之系统化。托勒密唯心地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后来教会利用它来维护封建制度,说地球是上帝创造的,它处于宇宙中心,日、月、行星等不过是上帝创造出来点缀宇宙的装饰品,如同地球上的江河、森林、五谷、牲畜等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一样。这种唯心的学说在欧洲统治了一千多年。但到了哥白尼生活的时代,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扩张,资产阶级开展了一场反对封建宗教束缚的斗争,而批判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就成为这场斗争的重要内容。同时,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天文仪器制造的日益精良,也为科学地解释宇宙现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哥白尼开始了批判地球中心说、创立太阳中心说的斗争。

1500年,哥白尼以波兰埃尔门兰德教区代表的身份,前往罗马参加天主教会百年纪念“盛典”。他在那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观察和测量,还作了多次关于数学和天文学的讲演,并与许多天文学家探讨了宇宙的结构问题。次年,他进意大利另一所著名大学--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和教会法,但仍以主要精力研究天文学。1503年,哥白尼到邻近的法拉腊大学参加学位考试,获得了该大学教会法学博士的学位。回帕多瓦后,他又专心致志地学习医学。

1505年,哥白尼结束了他长期的留学生活,回到祖国波兰。由于他丰富的学识和舅舅的推荐,他被批准加入弗洛恩堡大教堂的教士团。这使他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保证,得以继续从事天文学和科学实验活动。这时他舅父年迈多病,很需要哥白尼留在他身边照料,因此哥白尼没有立即去教堂任职,而是以他舅父私人医生的名义,在离教堂六十多公里的黑耳斯堡的主教官邸住了下来。约在这一时期,哥白尼开始写作他的名著《天体运行论》。1512年舅父去世,他才回到弗洛恩堡大教堂任职。

当时弗洛恩堡大教堂的教务工作比较清闲。哥白尼为了便于观测和研究,就选择了教堂围墙角上的一座箭楼为宿舍,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型天文台,用自制的仪器进行天文观察。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所引用的二十七个观察材料,大部分是在这里记录下来的。

1516年,教会委任他去管理埃尔门兰德边缘地区两个属于教会的庄园。于是,哥白尼暂时离开弗洛恩堡,迁到阿伦斯登堡去居住。1522年,埃尔门兰德主教去世。在新主教未产生前,哥白尼奉命担任了六个月的教区总管。他在埃尔门兰德任职期间,经 常免费为贫苦农民治病,同时利用余暇,对《天体运行论》的手稿作进一步修改。约在1536年,这部论述太阳中心说的科学巨著终于完成了。

《天体运行论》是一部长达六卷的巨著。第一卷论太阳居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行。第二卷论地球的自转,指出地球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它一方面以地轴为中心自转,一方面又循着它自己的轨道绕太阳公转。第三卷论岁差,即地球自转轴的运动使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缓慢运行,其速度每年为50.2角秒。第四卷论月球的运行和日月食。第五、六卷论五大行星。这就完整地提出了太阳系结构的理论一太阳中心说。

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还对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一些论据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地球在运动,而地球上的东西没有飞散,这是一种“自然法则”,并不能据此认定地球是静止不动的。他又指出,地球运动时,地球上的人似乎觉得整个宇宙在转动,这如同坐在行驶着的船上的人觉得自己是静止的,而船外的东西都在动一样。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球中心说,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从而实现了天文学中的根本变革。但是,他慑于教会的淫威,意识到一旦发表这部著作,必然会遭到教会的反对和迫害,因此迟迟不敢将书稿送去付印出版。直到他病重时,才将这部凝聚着他一生心血的手稿送至德意志的纽伦堡出版。

1543年5月24日,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见到了从纽伦堡寄来的《天体运行论》的样书。据说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

《天体运行论》正式出版后,遭到了宗教势力和其他各种保守势力的诬蔑和围攻。就连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指贵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背叛圣经,“颠倒了全部天文学”。罗马教皇下令禁止传播太阳中心说。哥白尼的学生列提克因帮助他老师出版了这部著作,并且积极宣传太阳中心说,因而受到宗教法庭的追捕,长期在国外流浪。

由于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和宇宙有限论。在德国的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英国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才建立在更加稳固的基础上。现代科学证明,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它没有边界,没有形状,也没有中心。在太阳系外,还有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以及更大的星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