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3 09:50:36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是社会环境的总和。物质文明常常被称为社会物质环境,精神文明也常常被称为社会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类社会。
社会物质文明
人类社会的物质环境区别于自然环境,却要依赖于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物质环境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由此来衡量物质文明的进步程度。在人类社会中,社会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程度越高,意味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越高,体现的是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反之,便是社会物质文明的退步。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起源的物质基础。社会物质环境如果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不仅仅意味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退步,而且等于是自我毁灭。如此理解,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显然是倒退了。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高度污染,导致自然界的很多动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宇宙亿万年形成的自然生态链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尽管表面上还没有对人类本身造成明显的威胁,但非典、新冠、海啸、地震等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已经给了我们的严厉的警示。
严重污染自然环境
人类来自于自然,人类的思想意识是宇宙运动的产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决定意识”。基于人类的思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人类便因此而组成了社会。所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塑造,又是人类思想意识运动的结果,属于精神的产物。由此可见,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社会文明的核心应该是精神文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人文环境。优良的社会人文环境,必定会塑造出与自然环境更加协调的社会物质环境,而不良的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导致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