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6 08:18:08
走进中国,带你认识司南,这个中国最为古老的方向辨别仪器
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初级发明。
据《古矿录》记载,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那个时候,它还不是指南针。
据近代考古学家猜测,它是用天然磁铁矿石,雕琢成的一个勺形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用以达到辨别方向的作用。它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发现山上有一种奇怪的石头,它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够指示南北方向,他们就把这种石头叫做磁石。
经过长期摸索研究,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了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
当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恰恰就是正南,而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由此中国古人就发明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并为之命名为“司南”。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和东汉时期王充《论衡》的记载,及现代科学考古学家的考证和所制的司南模型,均说明了司南的制造材质、形状及使用特点。
在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和《山海经》书中,也有磁石的记载。同时期的《鬼谷子》和《吕氏春秋》书中,还有磁石吸铁的描述。
司南的出现,它的两大作用,对人类发展起到强大助力,一是人们发现了磁铁具有吸引铁器的作用,为以后工业制造提供了借鉴;二是磁条的指南辨别方向作用,为人类探索自然、航行等提供了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