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了解鲫鱼的生活习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3 09:05:53    

春季,正是钓鲫鱼的好时间,不过想要钓好鲫鱼,还需要掌握一些鲫鱼的知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先了解了鲫鱼的生活习性,就能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方法垂钓。鲫鱼的生活习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个小、胆小

鲫鱼个小,平常钓到的多为4两以下的,很少等钓到1斤以上的。当然这是指在纯天然水域的野生鯽鱼。现在黑坑人工养殖的鲫鱼很多,个头也大。如彭泽鲫,单条重达13斤,是当之无愧的“鲫鱼之王”。

鲫鱼生性胆小、温顺,无挣扎力,怕强声刺激,易受惊吓。所以钓鲫鱼时要选择安静的钓点,垂钓时不要大声说话,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用手抛掷饵团。

2 耐缺氧力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鲫鱼体型小,对氧气的需求自然少于大型鱼,它是耐缺氧力最强的鱼。钓鱼人都知道,若鱼护里养有几样鱼,回到家后,其他的鱼都死了,只有鲫鱼还是活的。正因为耐缺氧能力强,鲫鱼一般都是生活在水的底层。所以,钓鲫鱼应底钓,只有在闷热等极度缺氧的情况下才会钓浮。

鲫鱼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它可以在各种水质中生活。无论是在清水、浊水、肥水、瘦水、深水、浅水、静水、流水、江河、溪流、水库、池塘中,鲫鱼均可生存。在0摄氏度以下的寒冷冬季以及酷暑高温的夏季,鲫鱼均可生存,甚至在污染严重的、含有害物质较多的、处于城市中的河流中也可生存。

3 群聚、窝聚、群游

鲫鱼爱聚窝,有较为固定的生活场所。一次小编钓鱼,上午9点之前在一个点垂钓,上鱼率不高,于是换了个水位较深的钓点,结果上钩率非常高,双钩钓一次钓起两条鱼。从上午9时直至晚上7时一直没动, 满满。由此说明,鲫鱼有窝聚的生活习性。

了解了鲫鱼的这一生活特点,在钓鱼时一定要重视钓点的选择,也就是要善于找鱼窝。垂钓时可以多投几处诱饵,然后分别施钓,看哪个窝上鱼多。

鲫鱼也有群游的习性,喜结队行动。在垂钓中若钓到了卿鱼,会连连起鱼停;了一会,一条鱼也没有了;再过一段时间,又出现连连起鱼的现象。

4 繁殖力强

鲫鱼的繁殖力强,产卵多,一条鱼的怀卵量可多达2万余粒。无论在什么水域,都可见到大小不一的鲫鱼呈金字塔形分布,小鲫鱼特别多,而单尾重500克以上的鲫鱼(尤其是野生鲫鱼)很少。

5 杂食性

鲫鱼属杂食性鱼类,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均吃。植物性质的食料如麦麸米糖、各种饼类、各种粉质物(如豆粉、豌豆粉、面粉所制的面团)均食,米饭、豆腐干也吃。

动物性质的食料如红蚯蚓、红虫、蛆芽、小软体动物、蚂蚱、面包虫也吃。

不过,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有不同的偏爱。如早春,以动物性质的饵料为主,天热时以植物性的饵料为主。不同地区的食性也有差异,大多以本地产的粮食作物为主。

6 多生活在水的底层

鲫鱼是底层鱼类,很少游到水的中、上层生活,喜欢在坑洼不平的水底,有水草、枯叶较为肥沃的水底觅食或栖息,也常在池塘的进水口处或出水口处觅食。

7 趋温性

最适宜鲫鱼生活的气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在这样的气温中,鲫鱼十分活跃,食欲也特别旺盛。这样的气温多是仲春和晚秋,这两个季节也是最适合钓鲫鱼的。

在早春和冬季,鲫鱼的活动量小,但钓点若选对了,鲫鱼依然会吃钩。

在一天中,早、中、晚的气温均有所变化。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尤其是夏天,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因此,钓鱼人有这样的说法:早钓滩,午钓潭,秋钓阴,冬钓暖。有经验的钓鱼人会根据当时的气温状况而找鱼窝、选钓点。

掌握了以上这些鲫鱼的生活习性,我们在垂钓时就能有针对性的选择钓点、时间、配置饵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