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名义股东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5:08:24    

名义股东,又称挂名股东或人头股东,是指 登记于公司股东名册、公司章程或工商登记资料中,但实际上并未出资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他们具有股东资格的正式身份,能够对外代表公司并行使股东权利。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通常存在合同关系,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而名义股东则作为名义上的股东代为持有股份。

名义股东的特点包括:

形式上的股东:

名义股东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中记载其姓名或名称,符合股东的形式要件。

实质上的非股东:

名义股东没有实际出资,认缴的出资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因此不符合股东的实质要件。

不参与公司管理:

名义股东通常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不享有公司运营产生的实际利益。

承担责任:

虽然名义股东不是股权的真正权利人,但在公司负债等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公司存在违法经营甚至犯罪行为,名义股东可能还会因此受到牵连。

名义股东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为了符合原公司法律中股东不得少于二人的规定、实际出资人不符合股东条件(如公务员)、特别的财产和身份安排等。这种约定和做法对于公司登记和公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均不被行政和司法机关认可。一旦发生纠纷,实际出资人的利益无法获得保护。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颁布,首次明确了名义股东的概念,并对其与实际出资人发生纠纷时应当如何适用法律进行的规定。从司法层面认可了名义股东协议在不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的合法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