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入殓是什么意思(民间习俗:入殓)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08:34:08    

入殓礼俗。

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

·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在民间的习俗里入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绸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验衣又忌讳用皮毛制作,用兽皮做被子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的。

·替死者穿好衣服后又拿一碗温和水,用一块新棉花蘸这水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作开光,这也是孝子亲手做的事。

·"大殓"是指收尸入棺,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收尸盛殓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或以为导致绝嗣。

·大殓的时间是在小殓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当主人"奉尸殓于棺"时,家人要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入殓后雨打棺,否则以为后代子孙会遭贫寒。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