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智能烘干到轮式吸粮机 节粮减损“黑科技”让粮食“常储常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8:34:00    

夏粮收购正值暑期,高温叠加大雨等强对流天气,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作战,助力节粮减损。

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

助力节粮减损

连续几天高温,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室外温度接连创出新高。作为中原地区重要铁路货运交通枢纽,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列载有粮食、化肥、种子等重点物资的列车从这里开出。

面对夏季天气复杂多变、散粮装运易损耗等问题,国铁郑州局精心制定“一箱到底”全程物流方案,大力推广散粮入箱运输,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损耗,为夏粮运输提供“门到门”的优质服务。

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货检车间管理员 宋泽林:对列车车顶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防止顶棚出现破损,到现场逐一核对,确保车体有效加固。

在安徽产粮大县临泉,一家粮食专业合作社今年在当地邮储部门支持下,新建了智能烘干塔和加工车间。虽然现在还是梅雨季,但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每天合作社烘干的粮食有上百吨。经过烘干后的小麦,水分保持在12.5%至14.5%之间,有效降低粮食霉变、减少损耗。

邮储银行临泉县支行三夏服务专班 常妍妍:我们共向粮食收购企业投放贷款2.3亿元,助力300余户粮食相关企业发展。后续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对粮食收储、仓储优化等环节的金融支持。

当前夏粮收购正值暑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各地结合天气变化,优化产后烘干、节粮减损等五项为农服务,推进收购、加工、转运等产后全链条协同,确保种粮农民卖上“明白粮”“放心粮”。

百项“绿色储粮应用”

守护大国粮仓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管好粮食,确保粮食安全储存且“常储常新”?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从今年起加快构建“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力争三年内,建成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库点。

粮食进仓的大忙时节,一大波绿色储粮技术也在各地“焕新登场”。记者在广东储备粮东莞直属库看到,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主推的多项绿色储粮技术集中亮相。

这套模型的名称是轮式吸粮机,有点像生活中常用的吸尘器,但它的作用和功能远远不止于此。

“绿色储粮”技术现场工程师 何学文:把粮食从车上或仓库里吸出来,它是负压的环境,工作环境会很好,对工人很友好,效率会更高,又可以保证粮食的完整性。

记者注意到,这个轮式吸粮机由驱动、清理、分离等多系统组成,至少四种粮食机械装备协同完成作业,包括伸缩机、输送机、鼓风机、补仓机等等,多机联动但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操作。

多项“绿色储粮”技术的集成应用,正是本次活动的宗旨,用科技赋能来提升粮食在存储环节的“减损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的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所长 张忠杰:在绿色储粮技术装备方面,全国有多项的单项冠军,形成1加1大于2的耦合效应,更好地服务粮食产后减损。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将会同粮食有关科研单位、储备企业,在三年内建成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库点,主要围绕仓房性能提升、高效环保进出仓、智能监测预警、绿色综合治理、效能科学评价五大核心领域展开,通过构建“五位一体”技术体系推动节粮减损和粮食仓储升级。

责任编辑:朱锦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