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汽亮出改革“三套拳”,3月销量重回国内第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2:21:00    

黄浦江畔,外滩之上,上汽迎来了一次重要转身。

4月10日晚,上汽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召开“上汽之夜”媒体发布会,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对外发布品牌转型新战略。尽管全场发布会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数据目标,却厘清了未来一个造车周期内,上汽转型的具体路径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改革方向。

在开场致辞中,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24次讲到“用户”这个词,可以看出目前上汽对用户需求的重视,这也是上汽转型的一个抓手。上汽集团脱胎于合资合作文化,其成长基因与国内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并不一样。王晓秋此前曾表示,对于现在的上汽来说,“抓产品定义和营销服务这两端至关重要,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体现用户思维”。

自去年年末开始,上汽集团在内部展开了一系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改革。包括加深与华为的合作,引入华为的IPD和IPMS体系。前者是一种从客户需求出发,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产品开发过程;后者是一种要求营销团队在产品定义阶段即介入,明确产品的独特销售主张的销售方式。

以MG(名爵)为例,2024年底,MG重新梳理营销组织架构,建立了以产品GTM(Go—To—Market)模式为基础的全新市场团队,通过产品来驱动品牌转型,从造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考虑营销的方向。同时,MG在2025年也推出了超级获客中心计划,通过集中化的客户获取和管理,更精准地定位潜在客户,提升销售转化率和客户满意度。

这样的改革在上汽的每一个子品牌推开来,效果已初步显露。今年一季度,上汽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其中,3月份上汽整车批售38.6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大涨30.8%,销量反超比亚迪,重新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车企。

销量回升,上汽的盈利情况也在改善。4月8日,上汽集团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亿元到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9亿元到4.9亿元,同比增加10%到18%。

在这场发布会上,上汽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目标,例如未来将推出国内第一款AI汽车;今年年内将落地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

但这些都只是一个开始,上汽的改革之路还有许多障碍需要扫除。在这次发布会上,上汽提出了三套“拳法”,也就是从内部、外部、全球化三个层面推进改革,保证转型的顺利开展。

第一套“拳”聚焦于内部调结构。今年年初,上汽将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整合,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未来将对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未来,上汽商用车板块也将进行整合,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技术共享、全球先进的商用车发展战略。

第二套“拳”聚焦于外部协同。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上汽对外合作节奏正在加快:1月10日,上汽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推动技术共创、整车及电池后市场、海外业务拓展、车电分离等多个领域的合作;1月19日,上汽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2月21日,上汽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将在加深与合资伙伴合作的同时,拓展与行业里头部企业的合作,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全新用车体验。

第三套“拳”聚焦于全球化。上汽出海早,版图多,未来上汽将加大对这些“老市场”的智能化新产品投放力度,把全球市场划分为N个区域,并针对每个区域特色,推出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要求,真正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在4月23日上海车展,上汽还将进一步发布新的海外战略。

无论是内部调整、外部协同,还是全球化发展,都展现出这次上汽转型的决心与力度。正如王晓秋所说,上汽将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拥抱变革,推动上海智造、中国品牌、全球品质持续迭代升级,以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

原标题:《上汽亮出改革“三套拳”,3月销量重回国内第一》

栏目主编:孟群舒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丹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