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日,高原足球盛宴开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0:18:00    

青超联赛
kpzavdj6.png
今日,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青超联赛”)开幕式在青海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赛事将持续至9月,8支参赛队将在8个主场赛区展开14轮56场激烈角逐。揭幕战中,青海“青超”联队与榕江小丹江苗寨队的梦幻联动,必将点燃高原球迷的热情。作为青海省重点打造的体育品牌赛事,本届青超联赛在延续首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足球赛事这一载体,全面展示青海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和商业活力,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赛事创新:高原足球的“高”与“新”

本届青超联赛在赛制上实现多项突破:首次采用主客场双循环积分赛制,8支参赛队分别代表青海8个市州,每支队伍进行7个主场和7个客场比赛,确保赛事覆盖全省。与国内其他足球联赛不同,青超联赛的8个赛区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4个赛区超过2800米,玉树赛区更是高达3700米,堪称“离天最近的足球联赛”。高海拔带来的独特挑战,不仅考验球员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更成为赛事的一大看点,吸引全国球迷关注。

此外,联赛首次引入“涉农”参赛资格,各市州代表队均以本地特色农牧产业命名,如“海西柴达木枸杞队”“玉树牦牛队”“黄南热贡艺术队”等,使球队成为地方特色产业的“移动广告牌”。赛事还特别邀请榕江小丹江苗寨队参与揭幕战,实现两大民间足球IP的强强对话,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
非遗与文创共舞:千年技艺点亮赛场内外

青超联赛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开幕式当天,青海花儿、黄南热贡艺术、果洛格萨尔史诗、湟中金银铜器、青绣等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传承人现场展演绝活,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高原文化的独特魅力。赛事期间,城东区“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同步开放,1300平方米的展馆内,景泰蓝掐丝唐卡、藏族婚礼服饰等非遗瑰宝与八宝茶体验相映成趣,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之旅。

为增强互动性,组委会还推出“非遗+足球”创意活动,如热贡艺术主题足球衫、青绣元素赛事吉祥物等,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同时,第二十一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将与赛事联动,进一步丰富球迷的文化体验。
舌尖上的西宁:从赛场到街巷的味蕾狂欢

围绕“农体文旅商”融合主题,体育馆外特设“豹街遇上下南关”美食体验区,青海老字号餐饮企业带来酸辣鲜香的高原风味,如牦牛肉干、酸奶、甜醅、酿皮等,让游客在观赛之余尽享美食盛宴。5月起,西宁各大夜市全面升级,“豹街”霓虹闪烁,鱿鱼串、烤冷面等创意小吃与下南关街的传统美食交织,打造“舌尖上的青超”品牌。

为提升消费体验,赛事期间还推出“美食+抽奖”活动,观众凭消费小票可参与三轮抽奖,奖品包括牦牛、藏羊及特色农产品礼包,进一步激发市民和游客的参与热情。此外,组委会联合本地电商平台开展“青超优品”直播带货,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助力青海特色美食走向全国。
高原康养+体育旅游:打造“观赛+疗愈”新体验

作为理想的高原康养目的地,西宁市依托2200米的黄金海拔优势,在城北区北川河沿岸打造了青藏高原康养中心。赛事期间,该中心推出“观赛+疗愈”套餐,游客可体验中藏医理疗、药膳服务,远眺北川河湿地公园美景,实现运动激情与身心放松的平衡。

同时,组委会精心设计多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知名景区,以及乡村旅游接待点、红色文化基地等,推动“赛事+旅游”深度融合。游客白天观赛,傍晚漫步高原湿地,夜晚入住特色民宿,全方位感受青海的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
产业联动:从“赛事流量”到“经济增量”

本届青超联赛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体育赛事带动农牧业、文化、旅游、商业协同发展。赛事期间,全省设立240个农畜产品展位,集中展示牦牛肉、藏羊肉、青稞、枸杞等200余种“净土青海·高原臻品”,观众可免费品鉴并参与现场订购。此外,20个电商直播间同步开播,省内知名主播与运动健儿联动,推广赛事周边及特色产品,预计线上销售额将突破千万元。

在商业领域,赛事组委会联合企业推出“以旧换新”消费季,涵盖数码产品、家电、汽车等多个品类,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同时,现场举办大学生及农民工招聘会,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惠民服务,实现“一场赛事带动多业共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去年青超联赛精彩瞬间)
青海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超联赛不仅是足球赛事,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平台。2024年首届联赛期间,青海牦牛、藏羊等30余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赛事走向全国。本届联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模式,预计全年观赛人次将突破50万,旅游、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收益增长30%以上。




西宁晚报记者:张艳艳
编辑:李彩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