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8:13:00
今年年初,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牵头,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12件实事,把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务实有效举措让新就业群体可感可及。4月30日下午,济南市发布2025年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实事项目,并为新就业群体成长学院、暖“新”食堂”、爱“新”门诊合作单位授牌。
新打造“友好场景”100处
优化服务阵地。新打造“友好场景”100处,提供更多集成暖心服务。发挥小荷暖“新”角关爱服务作用,推进“泉新泉驿”暖“新”驿站规范化建设,把驿站建设成为新就业群体想来、愿来、常来的温馨港湾。
扩大“成长学院”覆盖面
提升学历技能。充分利用属地院校资源,链接“工匠学院”、“女性成长学院”、“网络主播学院”等教育平台,扩大“成长学院”覆盖面,优化专业方向设置,提高学历培养层级,常态化开设短期技能培训项目,满足新就业群体学历和技能提升需求。
举办2场供需双选会
推介就业岗位。链接社会资源,征集就业岗位,集中组织2场面向新就业群体的供需双选会,搭建企业与新就业群体就业沟通交流平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渠道转型发展路径。
符合条件租房群体可领补贴
落实住房政策。对通过市场租房居住且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含)的标准,可申请最长3年的租赁补贴;对选租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就业群体,可享受市场租金90%的租金优惠。支持新就业群体参加购房团购活动,鼓励重点在售项目提供专属优惠。
设立380家友好用餐点
推出“暖‘新’套餐”。遴选超意兴、凯瑞、金春禧等服务面广、就餐便捷的快餐连锁企业部分门店,首批设立380家新就业群体友好用餐点,提供错时用餐、折扣优惠等服务,扩大“友好餐饮企业联盟”效应,打造友好用餐阵地网络。
15家医疗机构设立“爱‘新’门诊”
关注身心健康。首批选取15家医疗机构,设立“爱‘新’门诊”,建立就医绿色通道,推广延时门诊、周末疫苗接种、中高级专家值守门诊服务;为灵活就业的适龄妇女提供免费“两癌”检查。开通工会“职工健康专车”,提供义诊和移动体检服务,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心理健康咨询、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健康意识。
设置未成年子女托管班
提供子女托管。整合资源设置新就业群体未成年子女课后及寒暑假托管班,针对不同学龄阶段子女提供差异化学习、兴趣和团体活动等托管服务,着力缓解新就业群体未成年子女看护难问题。
分类组建新就业群体协会
完善权益保障。分类组建大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协会,优化市快递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服务保障。开展网约车租赁合同示范样本制定工作,规范网约车行业发展。做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就业地或户籍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组织20场培训和教育活动
加大普法宣传。集中组织20场道路交通安全培训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法治意识,提高防范交通事故、电诈和治安犯罪等违法活动的能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从业环境。
选取100家新业态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提供法律服务。在全市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建立公益服务团,选取100家新业态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专题讲座等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提高应对职业侵权、劳动伤害等方面的能力。
落实好新业态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宣传先进典型。开展“泉城星光”宣介活动,充分展现新就业群体良好风采。落实好新就业形态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家庭服务等方面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优化平台使用破解骑手“进门难”问题
深化数字赋能。加大“新新向党”综合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力度,充分发挥随手拍、新新活动、微心愿、一键求助等模块功能,丰富大数据分析应用场景。深化“骑鲁通”小程序应用,破解骑手“进门难”问题。开发线上诉求建议办理平台,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线上服务体验。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郭哲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