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21:21:00
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沿宜宾市叙州区金沙江大道前行,一片林立的塔吊标示出宜宾储能产业园的所在位置。近日,记者在产业园建设现场看到,以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为圆心,半径1公里范围内都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竞争激烈的新兴产业之一。宜宾就是冲刺在这一新赛道上的一名“种子选手”。
目前,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晶硅光伏、数字经济产业正朝千亿目标迈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有良好基础,吸引储能项目纷至沓来。自首个储能项目开工1年多来,宜宾储能产业园已开工3批项目,4月又有8个储能项目签约。
如何在储能产业新赛道上跑得更快更稳?在做大“超级充电宝”的同时,宜宾已将应用场景拓展提上日程。
宜宾市叙州区的宜宾储能产业园内,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生产场景。 罗顺 摄
建:产业链越来越完整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8家企业牵手宜宾,投资建设一批储能产业配套元器件生产线及研发中心,总投资近30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签约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储能行业龙头——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的合作伙伴。同时它们又“各怀绝技”,分别位于储能电池舱的线束、箱体、调试等多个细分赛道。它们的落地,将填补宜宾储能产业上下游多个领域的空白。
深圳开谱勒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雄说,公司即将落地一条人工智能相机生产线,用于中车时代储能项目自动化产品检测;成都深瑞同华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将落地研发设计中心,生产储能系统的核心控制组件EMS系统。
宜宾市叙州区储能专班负责人陈君介绍,包括EMS系统、自动化产品检测仪器在内的这些储能产品核心组件,个头小、价值高,投产后将在园区内实现“隔墙运输”,极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大唐雅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宜宾市叙州区的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这是城市电网侧储能项目。 罗顺 摄
“从产业链的完整度、专业度来看,宜宾储能产业园极具优势,特别是园内布局的核心组件生产企业,为企业产品升级创造了可能。”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储科技董事长赵勇说。去年,该公司决定在宜宾建生产基地,一期3吉瓦时产线预计“五一”假期后投产。
截至目前,已有中车株洲所、中储科技、新艾电气、弘正储能等22个产业项目落地宜宾储能产业园,基本覆盖储能产业生产链条关键环节,18吉瓦时规模的储能系统集成产能已初步形成。
不同细分领域的产业龙头落地宜宾,也带来不止一个“朋友圈”。不同“朋友圈”中的产业伙伴交汇重叠,正在引发更多“化学反应”,让这个“超级充电宝”越做越大。
用:主动拓展应用场景
“刘大爷,这两天中午还停电吗?”4月24日,宜宾市南溪区南溪街道石坎村,供电所巡检员陈国斌走进居民家中了解供电情况。日前,村里新装了一台“充电宝”,能容纳20度电,白天储存村里公共太阳能板转化的电能,在用电高峰时期自动“放电”,将村民家中的电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这是川内首次将分布式光伏、储能与电压控制技术结合,用于解决线路末端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也是宜宾探索储能产品应用场景的尝试之一。
正在建设中的宜宾储能产业园。 罗顺 摄
除了在居民用电领域尝试外,宜宾还在为工业企业、城市电网设计储能应用场景。近日,在宜宾三江新区的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内,储能示范基地即将迎来设备入场,这个“充电宝”的放电功率达60兆瓦,能储存12万度电。“与工厂整体用电量相比,这些电量微不足道,但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期,这些电量就能在用电峰值的短时间里发挥‘兜底’的关键作用。”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云峰说。
据统计,目前宜宾已经建成投运7个新型储能项目,包括2个助力城市电网“削峰填谷”的示范性公共储能电站、1个全省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用户侧储能电站,总装机量达242.6兆瓦,相当于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场景拓展的动力源于政策变化。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通知,要求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意味着持续多年的新能源发电强制储能政策告一段落。
中国中车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计划利用自身在交通出行领域的经验优势,将宜宾造智轨列车、储能电站、光伏太阳能板相结合,更大程度发挥新能源在交通出行中的作用,目前已经在宜宾尝试建设光储充一体式智轨车站,并将在国内更多城市复制推广。
新形势下,宜宾如何布局?“宜宾储能产业园一方面将持续招引企业研发中心,加快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加强与宜宾本地光伏和动力电池产业的合作,打造更多应用场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陈君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