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5:10:00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继5月20日国有大行集体调降存款利率后,近两日,多家股份制银行宣布跟进调整。
5月22日,浙商银行官网宣布,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为0.05%,下调5个基点;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15%,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30%,均下调15个基点;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55%,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60%,均下调25个基点。
(截图自浙商银行官网)
同日,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幅度在5—25个基点区间。至此,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下调存款利率。
此前,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7家银行于5月21日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已于5月20日公布了新的存款利率表。从调整幅度来看,各家银行活期存款下调5个基点,定期存款下调15—25个基点。
对于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在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银行为了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调整存款利率。同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市场利率水平下降,也是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的原因之一。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5月本轮存款利率下调,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市场形势做出的“第七轮”主动调整,其间还伴随规范高成本的协定、通知存款,集中治理“手工补息”和强化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控等,极大降低了银行负债成本、优化了存款利率结构,对强化利率协同、畅通利率传导,以及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调降幅度来看,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普遍较大。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大幅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可以避免在当前较高利率水平下锁定长期负债成本,以便银行未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负债策略,更好地应对利率波动风险,保持资产负债的稳健性。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上个季度下行0.09个百分点,低于1.8%的警戒水平。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3%、1.56%、1.37%、1.58%。
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在研报中称,今年3月,商业银行净息差较去年底下降9个基点,息差压力增大。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进而促进银行完成信贷投放任务。而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将使得银行对债券的配置收益增加,进而带动利率下行。
中邮证券分析师张银新表示,呵护银行息差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