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07:00
【来源: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_图片新闻】
在经济学领域,“集约化”意为更集中合理地配置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如今,在雨花台区法院,这一概念与庭审相结合,成为深化繁简分流改革、破解人案矛盾的突围之策。
今年以来,为破解案多人少矛盾,雨花台区法院速裁庭紧锣密鼓地开启了庭审模式的创新之路。通过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集中,构建全面立体高效的“大排期”集约开庭模式,不断提高司法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审判质效全面提升。3月27日上午,速裁庭首场“大排期”集约开庭正式运行,排庭共11件,仅一上午时间,7件调解结案,2件撤诉结案,2件开庭待判决。
显著成效的背后,“大排期”集约开庭模式是如何成为驱动审判质效提质增速的“新引擎”?
一是靶向施策:构建分层分流“过滤网”
面对案件类型多样化、当事人诉求差异化的现实需求,速裁庭各团队建立三级分流机制:对法律关系明确的简易案件,通过立案窗口“绿色通道”直转调解员,实现“即来即调、当日结案”;对中等难度案件,创新推行《庭审要素表》可视化指引,提前归纳争议焦点并推送当事人,为庭审效率提速;对相对疑难复杂案件,先由法官助理庭前阅卷,与法官沟通梳理争议焦点,主动联系当事人,收集缺失的关键证据,尽最大可能避免因证据缺失导致的二次开庭,高效推进审判进程。通过分层处理体系,让每起案件都能找到最优解。
二是精准发力:打造集约审判“流水线”
“大排期”是指在一个速裁团队一天内集中安排多个庭审,如此高强度的审判节奏,对团队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只有各个部件和零件紧密配合,才能运转自如,迈向制定的目标。
打破传统“一案一庭”模式,组建“1法官+2助理+2调解员+3书记员”的速裁团队,推行“三集中”工作法:一是集中排期,每周固定“大排期日”,运用“合并同类项”思维,对同类案由、相同当事人案件批量处理;二是集中处置,同一时间发送传票,统一告知回避问题等事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流,对于能够调解的,由调解员调解,不能调解的,由助理听证,疑难复杂的,由法官开庭。对系列案件统一送达、合并听证,节省司法资源;三是集中报结,建立“审结即报结”机制,实现T+1日内结案。团队间通过“错峰排庭+资源共享”机制,使法庭高效周转,提升调解室利用率。
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高效快捷,通过系统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让审判团队发挥出更大合力,环环相扣缩短环节流转耗时。
三是智慧赋能:按下纠纷化解“快捷键”
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构建“云上+线下”双轨并行的解纷网络。借助线上平台,当事人可自主选择碎片化时间完成调解。建立全流程节点预警机制,对送达、开庭、结案等关键节点实时监控,避免隐性拖延问题。通过“线上调解省时间、云端质证减诉累、智能监管提质效”的三维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人民群众作为公平正义的感受主体,最关心的是案件办得公不公正、快不快捷。办案质效,关系人民群众对“公正与效率”的直观感受。“大排期”集约开庭,正是雨花台区法院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一次探索实践。下一步,雨花台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大排期”模式改革,拓展要素式审判适用范围,构建“精准识别-智能分流-高效处置-全程监管”的审判管理闭环,以更集约的资源配置、更智慧的审判体系、更优质的司法服务,书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