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38:00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减负,经济大省山东出台重磅措施。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全方位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月22日,在日照市立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组装拖拉机。新华社发
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主体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要方式,对引导规范企业合法经营、预防纠正违法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多年来,对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有关为企业减负的文件政策也不断出台,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要求,对乱检查等问题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并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乱检查。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举措,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去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共查处各类涉企违规收费案件3042件,责令收费主体退还企业13.6亿元。
规范涉企检查,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让企业可以放心干事、安心发展,为当前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但是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涉企检查中乱作为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有不少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规行为,部分企业深受其害。”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谭浩俊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不能及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会进一步加重经营负担,也不利于增强发展信心。
2024年11月14日,在山东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生产新能源高尔夫球车。新华社发
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全方位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全方位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从《实施意见》来看,这21条措施内容非常全面,针对性很强,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举措,都是企业经常遇到,也确实需要整改的。”谭浩俊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山东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占据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山东民营经济在传统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山东来说,全方位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实施意见》提出,推进检查标准和结果互认共享。要在明确本部门、系统检查标准基础上,推动不同部门、系统间关联事项检查标准互通、结果互认。不同部门制定的检查标准相互冲突的,要及时开展评估论证、先行协商解决,达不成一致的提请本级政府协调。
谭浩俊认为,关联事项检查标准互通、结果互认,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有效避免重复检查、重复罚款、重复收费等行为,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实施意见》提出,持续纠治运动式、“一刀切”式涉企行政检查。对本地、本领域突出问题部署开展的专项检查要实行计划管理,经评估确需开展的,拟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范围、内容、时限等,报本级政府或者实行垂直管理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批准,向本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明确牵头部门,联合拟定检查计划;确需紧急部署的,及时修改检查计划并备案。
谭浩俊表示,运动式、“一刀切”式涉企行政检查,在涉企检查中很容易造成乱作为,这在全国多地都有案例。这次山东省明确提出持续纠治运动式、“一刀切”式涉企行政检查,如果能有效落实,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可以给全国做示范。
《实施意见》提出,严格落实检查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人员开展涉企检查时,要规范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客观全面记录现场检查情况,真实记录企业意见。易引发争议或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涉企行政检查,原则上要全过程音像记录。
在谭浩俊看来,全过程记录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可以对涉企行政检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避免违规行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山东出台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21条措施有很多亮点,在很多方面都在全国有示范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规范计划备案、杜绝随意检查,坚持“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检查计划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合理的,不予备案。没有列入计划的,原则上坚持“无线索不检查”。再比如加快建设全省涉企行政检查“一张网”,以线上方式解决线下涉企行政事务。
盘和林认为,总体来看,这21条措施是为了通过全方位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来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负,吸引企业投资。同时,这些措施要求行政机关在检查过程中规范流程,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对基层行政单位的检查行为进行持续监测,在一定程度上上收了行政检查权力,是遏制行政检查过多的长效机制。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编辑:刘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