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08:24:00
一场历时近3年
覆盖13个小区的系统性整治行动
已接近尾声
纺织街道扎实推进
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整治
通过精准施策与多方联动
切实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近日,在滨河佳苑小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涂料施工。该小区今年被纳入纺织街道改造项目,4月进场施工,预计9月底完工。
“以前一下雨家里就渗水,墙面也花了。”小区老住户曹银良仰头看着焕然一新的楼体满是期待,“马上就能完工住‘新’家了,大家都挺期待的。”
项目施工负责人冀建军在现场协调着各工序的衔接,“外墙保温、涂料更新是重点,时间紧,但安全质量一点不能松。多亏了街道和居民全程配合协调,有问题随时沟通解决,我们才能按计划推进。”
距离滨河佳苑小区不远的好佳明苑小区,去年已完成改造。崭新的咖色墙面在阳光下显得干净利落,线缆被规整地收入线槽,公共区域的地砖平整,新增的停车位清晰划分。住户康飞云告诉记者,改造后不仅环境好了,屋顶和外墙也不渗水了,“住着比以前舒心。”
这两个小区的蝶变,是纺织街道3年来全力攻坚住宅小区遗留问题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启动整治行动以来,街道已完成12个小区的改造,滨河佳苑小区作为第13个也是当前唯一处于施工阶段的小区,正紧锣密鼓冲刺收尾。
“老大难”问题如何破题?纺织街道立足实践,创新举措,务实推进。
组织统筹,挂图作战凝共识。街道将小区遗留问题列为重中之重,通过90余次各类协调会议,街道社区联合业委会、党员,联动区住建局及专业机构,为每个小区量身定制方案,形成清晰的“施工图”,确保进场前扫清障碍、达成一致。
红色引领,多方联动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与小区党员的“红色引擎”作用。在试点小区,党支部成为核心,引领党员、社工、物业高效开展宣传筹资;其他小区则整合社区直管党员、退休老党员、物业党员力量,充实工作队伍。施工中,党员、社工、施工方现场办公、答疑解惑,形成强大推进合力。
精准监督,严控质量赢民心。街道在施工中充分保障并引导居民有序监督。开工前即明确各方职责、施工步骤、监督方式;施工过程严格落实安全措施,信息透明公示。创新组建“老骥巡楼队”和业委会专业监督队伍,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每周由相关部门集中“销号”解决。在关键环节如供暖改造,严格审核图纸;公共区域翻新则充分吸纳居民意见优化调整,确保改造成果既恢复功能,更契合当下所需。
截至目前,街道3年累计投入约1.21亿元。其中,创新性撬动两供基金及居民筹资约2423万元,并积极引入房地产公司及包联单位资金支持,为这场惠及千家万户的更新行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滨河佳苑小区的外墙在工人手中逐渐变得鲜亮平整,东胜以实干为笔,在老旧小区的肌理上持续书写“民生”二字。从协调会的灯火通明到施工现场的精细操作,从党员先锋的耐心动员到居民眼中闪烁的期盼与满意,东胜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整治攻坚,丈量着为民办实事的深度,也重塑着数万居民日常生活的温度。
老旧小区遗留的斑驳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家园重焕光彩后,那份可感可触的安心与舒展。
(记者:曹慧 乔宝宁)
编辑:任施瑶 审核:田志强 朱少立 刘冬
校对:白慧敏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投稿邮箱:dsb0477@163.com
声明:东胜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