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6:17:00
在仁怀市浓郁的酒糟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勾勒出这座酒都独特的产业风貌。然而,在酒业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群特殊群体的健康隐忧。35岁的中医推拿师文川,从四川泸州来到这里,凭借一双粗糙却有力的手,在当地的健康服务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为当地产业工人提供推拿服务。
清晨五点,制酒车间内热气蒸腾,工人们早已开始忙碌地翻拌高粱;午后,曲块在发酵房内静默发酵;直至深夜,国酒新城2期的居民楼里,仍不时传来关节活动的轻响。长期高强度、重复性的劳作,让部分酒厂的一线工人饱受腰肌劳损、颈椎疼痛等职业病困扰。
在泸州有着10年中医推拿从业经验的文川,原本熟悉的是年轻白领因久坐产生的亚健康问题。但来到仁怀市后,他发现这里的患者群体有着鲜明的特色——理疗床前,七成以上是酒厂工人。“他们酿造出价值不菲的美酒,却常常忽视自身的健康问题。”文川感慨道。在他的观察中,当地工人虽然月薪普遍较高,但在健康消费上却极为克制。曾有一位老工人,手指关节肿胀如核桃,却因担心耽误班组进度,坚持带伤工作,最终被文川强行拉来接受治疗。
文川的选择并非偶然。仁怀市人均GDP较高,国酒新城作为大型回迁安置小区,老年人口占比较大,庞大的健康服务需求为理疗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真正促使他扎根于此的,是当地特殊的健康消费观念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忙碌的工人,文川延长接诊时间,将理疗室的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九点。深夜里,亮着灯的理疗室吸引着刚下班的工人。他们有的拎着饭盒匆匆赶来,只求在返回车间值班前能得到片刻的舒缓。最忙碌的时候,文川一天要连续为18位患者进行脊椎推拿,结束工作时,双手累得连筷子都握不住。
从行业层面来看,文川的经历折射出健康服务市场的新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25-39岁人群腰椎问题检出率高达13.93%。文川的理疗室里,医保报销单与拔罐器并存,他在每次治疗过程中,都会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将理疗室变成了健康科普课堂。他告诉工人们,低头看酒糟与低头玩手机,对颈椎的伤害并无二致。这种寓教于治的方式,逐渐改变着工人们的健康观念。
在服务酒厂工人的同时,文川也将关怀延伸到了社区老人群体。国酒新城的黄昏,小广场上挤满了遛弯的老人。文川常常主动上前,为身体不适的老人提供帮助。他会教走路不便的大爷简单的舒筋动作,也会为手颤的老太太准备活血膏药。78岁的李阿婆成为了理疗室的“编外宣传员”,她的儿子在当地的一家酒厂工作,常年难以相见,文川给予的关怀让她倍感温暖,也促使她积极向社区居民推荐文川的服务。
随着健康观念的进一步普及和健康服务市场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像文川这样的从业者,为当地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共同书写这座酒都的健康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颖
编辑 杨柳
二审 李杰
三审 唐正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