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3:14:00
你是否曾向往文人画中“墨色含情、云烟缥缈”的意境?浅绛山水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分支,以赭石为骨、墨色为韵,将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融入笔墨之间。本文将带您从构图到设色,系统解析《故山云横图》的创作秘籍,涵盖山石皴法、云雾留白、色墨交融等核心技巧,助您零基础入门,轻松掌握这门高雅艺术。
工具与材料
用笔:小号狼毫笔、中号羊毫笔
用色:赭石、花青、墨汁
其他:调色盘、生宣纸
案例解析
这幅画作构图深邃悠远,远山突兀耸立,笼罩着朦胧雾气,峰峦间草木茂盛,生机盎然。山石运用细密披麻皴技法,笔墨圆润含蓄,整体以淡雅赭色为基调。运笔节奏富于变化,时而轻快流畅,时而凝重顿挫,转折处尤见笔力。
1、以浓墨中锋勾勒树干形态,运用个字点法表现近景叶丛,山体轮廓通过勾皴结合的笔法呈现,巧妙处理石根与树干的层次关系。随后依构图需要,点缀疏密有致的灌木、丛草及苔点,丰富画面细节。
2、用柔和的线条勾勒山体结构,通过皴笔表现山石的阴面与转折处,增强体积感。绘制山体肌理时需保持笔势走向与山脉走向协调统一。
3、以中锋笔触由近至远描绘远山轮廓及山间云雾。云顶部分用笔需流畅绵密,云底则适当留白疏朗,通过笔墨疏密对比营造云雾的层次变化,同时兼顾整体构图布局。
高远法
“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突出的是山体的高大和突兀,给人一种壁立千仞、高山仰止的感觉。
注意在画山石时,行笔要大胆,笔墨要灵活,能见笔触。
4、调淡墨色皴染岩壁背光处并点苔。注意墨色浓淡的自然过渡,苔点分布要疏密有致,通过干湿相间的笔墨表现山石苍润的质感。
5、用淡赭石沿墨线复勾,是为了调和笔触的锋芒与墨色的火气,使画面既保留骨力又不失温润,最终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笔墨韵味。
6、以淡赭石渲染树干与山石,需使色墨交融而不混沌,彼此渗透却层次分明。墨底隐现赭色,赭中又透墨韵,浓淡虚实自然过渡,浑然一体。
“随类赋彩”作为中国画用色的核心法则,强调依据物象固有色施彩,但绝非简单照搬自然。真正的艺术处理,需要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融入画者的心绪、情感与意境,使色彩既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画家应通过敏锐观察与内心体悟的交融,将物象的真实色彩升华为富有主观意趣的艺术表达,最终实现客观物象与主观审美的和谐统一。
7、上完赭石色之后,趁湿着花青色,主要染松针、流水和山峰被植被覆盖的地方。染色也应有浓淡之分,中景的物象颜色要重,远景和近景的物象颜色宜淡。
通过本文的详细步骤,您不仅能学会绘制《故山云横图》,更能深入理解浅绛山水“随类赋彩”“虚实相生”的哲学意蕴。无论是自娱自乐还是馈赠亲友,这幅承载文人风骨的画作都将成为您艺术之路的亮眼见证。快来收藏本文,开启您的国画进阶之旅吧!
素材节录自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画基础教程——写意山水云树》,灌木文化编著,仅摘录部分内容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来源:国画艺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