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7:06:00
每至饭点,广州大道北边上一家餐馆就会食客“爆棚”。如果点单时提出要一份“一号餐”,服务员会心照不宣,端来一碗堆满肉料的啫焗鸡饭、支竹牛腩饭或猪杂汤粉,全单免费。
“一号餐”由饭店创始人戴家洪设立。他是一名“95后”,来自肇庆,2016年前后,他只身来到广州打工。窘迫之时,一位饭店的老板请他免费吃了一碗卤肉排骨饭。后来,他打工、创业、开饭店,心怀感恩,便为有需要的人设立了免费的“一号餐”。
从打工仔逆袭成饭店老板,从20多平方米开到了有三家分店,戴家洪的饭店成了附近的“街坊饭店”,而来份“一号餐”也成了这家饭店和食客之间的温暖暗号。
饭店与食客间有个温暖暗号
午饭点快结束了,一名中年男子踏进了饭店,在前台轻声问了句,“是不是可以要一号餐。”前台服务员招呼请男子坐下,不入单,直接用对讲机和后厨沟通。
5分钟之内,一份热气腾腾的支竹牛腩被端到了客人的桌上,外加一份白米饭。这是一号餐的指定菜式,菜品的分量和普通餐无异。而对这家饭店的100多号员工来说,这是很平常的操作,没有人生出好奇的表情,不看客人的衣着,也不询问困难。
“一号餐”是这家店与客人的一个温暖暗号。饭店的进门处和前台的位置都张贴了一张醒目的告示——“如果你在广州没有收入,找工作遇到困难,只需要告诉工作人员来份‘一号餐’。不用不好意思,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老板也曾吃过别人的‘一号餐’,没关系的,吃完直接走,不用客气,在以后有能力的时候,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戴家洪的饭店成了附近的“街坊饭店”。
要问“一号餐”的来历?那得去问正在厨房帮工的饭店老板,他叫作戴家洪,来自肇庆市。2016年前后,他来到广州打工。窘迫之时,一位经营潮汕菜馆的老板请他免费吃了一碗卤肉排骨饭。“那顿饭、那种温暖的感觉,我现在都记得。”戴家洪说。
后来,他打工、创业、开饭店。2022年年初,饭店生意逐渐稳定。在某一个深夜里,回想起过去那顿温暖人心的卤肉排骨饭,他生出一个想法——能不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顿免费的餐食,就像当时别人帮助自己一样?考虑到如果直接点免费餐,食客会有点尴尬,他就想到了“一号餐”的名字。
设“一号餐”的饭店越来越多
这两年,有食客和自媒体博主将“一号餐”的故事带到了互联网上,有人为老板的爱心行为点赞,也有人说这是做生意的噱头。
“怎么说都没关系。”戴家洪说,如果是真正在做这件事,那就不需要管别人怎么说。何况从农村打工仔摸爬滚打,到如今创业小有成就,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己,不要在乎外界的目光。
来到设“一号餐”的第4年,戴家洪深深地感受到,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我最初是想着帮助别人,后来形成了好口碑,现在生意也不错。”
有一回,有一位顾客进店点了“一号餐”,吃完后没有直接走,而是扫码付了600元。员工赶紧追过去问。对方说,自己非常支持餐馆的行为,这笔钱是为下一个吃“一号餐”的人付的。后来听到员工说起这件事,戴家洪很惊喜,虽未曾谋面,但觉得对方和自己是同频的人。
后来,戴家洪的饭店越做越大,他结交了不少餐饮界的同行。他也会和同行说起“一号餐”,也会同他们交流一个月十顿八顿餐食对店里的成本不会有太大影响。近两年,他观察到,周边有不少饭店都张贴告示,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的“一号餐”或者类似名目的餐食。他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同时,他还观察到,近年来店里点“一号餐”的客人逐渐变少了,十天半个月才一两位,“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社会变得越来越好了。”戴家洪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