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20:32:00
升学宝
近日,一位家长在网络上晒出来自西湖大学的一条短信,被很多网友点赞,并转发给鹿姐姐。
短信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同学:感谢你选择西湖大学并参加我们的初试!初试的结果未能达到你的预期,但我们非常珍视你敢于接受挑战、锲而不舍的品质。人生从来不是单行道,未来的可能性,永远比我们想象要辽阔。真正的成长,有时恰恰始于学会与意外共处。西湖大学愿与你同行,祝进步!”
前不久,西湖大学创新班2025年浙江省招生初试完成,没有通过初试的学生收到了这条短信。虽然是告知失败,却依然让很多家长感到高兴甚至感动。
“人生从来不是单行道”“学会与意外共处”……晒出这条短信的家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西湖大学真的是一个很有温度的大学。几天过去了还会想起这两条短信,这就是人文关怀的力量吧。”
刚刚,鹿姐姐与西湖大学核实,这条短信确实是学校负责招生工作的部门发给家长的,从2022年首次在省内招收本科生开始,就会发这类提醒信息。
“西湖大学没有入围复试的孩子,确实很多都优秀。”一位家长告诉鹿姐姐的同事,“去年、前年家长群里聊过,没考进西湖大学的孩子,很多都考进交大、复旦等顶尖高校。一次初试没过不代表什么,他们需要这样的安抚,学校考虑的非常周到。”
对此,鹿姐姐并不意外,早在2022年就有过“类似”新闻。(详情请戳:高考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给60位高中生发了短信,他们是谁?)
2022年7月,有60名高中生惊喜地收到了来自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一条短信。原来,这些高中生都报名了西湖大学首届创新班,并顺利通过了学校层层选拔,即将成为该校大一新生。
这条语气诚恳、情感真挚的短信,让不少学生直呼是除了入学通知书以外的最大的惊喜,果断点击“收藏”。
2023年,鹿姐姐去西湖大学采访时,路过学校一条走廊,发现有一扇门和周边的都不一样,自带小窗。原来是西湖大学的一位教授,担心学生不敢敲门找他,特意要求总务在他办公室门上开了一扇窗,让学生随时可以看到里面有人。
这位教授叫管坤良,是国际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他不仅给博士生上课 也给本科生上课。
不久前,为了给即将去海外交流的本科生们传授留学生存经验,西湖大学本科生书院院长陈虹宇还亲自下厨示范,教大家做老干妈炒鸡蛋,这是他20年前在耶鲁读书时的拿手菜。
不用刀、不用盐,5分钟搞定。
一条百余字短信、一扇小窗、一份5分钟速成炒鸡蛋教程……明明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为啥被网友争相点赞?
不少家长表示,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看似浑身都是逆鳞,其实内心最需要的就是被关注、被鼓励、被赞扬。
4月初,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到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开讲,现场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懊恼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感觉找不到远大目标。
施一公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鼓励大家不必为一时的迷茫而感到沮丧,“我大学毕业还一度想经商、从政,也是在懵懂中选择了出国、选择了读博,过程中充满纠结……直到28岁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最适合做的是学术。年轻人,不必天天和别人比,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去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所在。”
他说,西湖大学成立后,足足等了五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筹建一个通识教育中心,要在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人文社科社会等多个领域进行教育教学的准备。
这次,当收到短信后的家长分享出截图,许多朋友安慰鼓励:“只要保持一脉相承的努力和坚持,您的孩子心中就有一个自己的西湖。”
也许孩子真正的成长
只始于一条真诚的短信
即使那是一条关于失败的消息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潮新闻记者 邱伊娜
编辑:戴欣怡
监制:沈蒙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