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9:41:00
□李恬(山西大学)
日前,新当选的全国先进工作者李萌在接受采访时道出心声,干起环卫工作后附近居民常称她为“大粪妞”。起初她并不理解,但怀揣着对工作的热爱,坚守“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她表示:“现在大家这么叫我,我很开心。”(5月1日 新华每日电讯)
“在部队里边我们有个‘小黄盆’。这是个怎么摔都摔不坏的盆。以前我用它掏过牛粪、清理过抹布,还拿它洗过脸,行军饿的时候泡过泡面。”以前,李萌也会有心理障碍,“连长就说,盆是好盆,脏的只是你的心。把这盆刷干净了,它一样是好盆。”李萌觉得现在这份工作和连长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意。或许这句话,也是“劳动最光荣”最真实的写照。
“凭自己的劳动挣钱吃饭,干什么都不丢人。”李萌凭借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克服了工作中的诸多难题,服务周围居民,赢得一致好评。任何一份工作,想要做好,都需要付出努力。一些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儿,真正上手后才发现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美好是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在劳动面前,不应存在“三六九等”。李萌在小学门口作业时,曾遇到家长将好奇围观的小朋友拉开,并说:“你要是不好好上学,长大了就是她这样子。”笔者不禁思考:她什么样子?是在部队时坚韧干练的样子?是投身环卫后积极攻坚克难、服务群众的样子?还是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特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的样子?显然,那位家长口中的“样子”,并非如此。此前,李萌遇到的类似情形,也在其他劳动者身上发生过。不久前,北京地铁5号线上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邻座乘客,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显然,“劳动最光荣”被一些人抛诸脑后。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也愈发迫切。给孩子们报上五花八门的兴趣班、辅导课,背后不过是希望孩子以后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过上理想的生活。家长们盼望孩子出人头地这本没有错,但在此过程中,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值得重视。三百六十行,无论想让孩子从事哪一行,都不是家长对“个别行业”捧高踩低的理由。或许一些又脏又累或危险系数高的行业迟早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在当下,我们仍在享受他人用劳动创造的便利时,就应当尊重劳动者劳动的过程。
与其用一些话语“告诫”孩子用功,不如带孩子投身各类劳动,体会其中的差别与不易。这不仅能让孩子学到知识,还能让孩子明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劳动最光荣”不应只是嘴上说说,而应落实到意识与实践中。摘掉有色眼镜,平等看待每一种劳动,尊重劳动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终生学习、不断巩固的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