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汽车芯片巨头一季度成绩单:订单现复苏信号,短期仍面临压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1:03:00    

受汽车和工业等终端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功率芯片大厂在2024年全面掉出全球排名前十位半导体厂商阵营。

根据Gartner统计,按照收入计算,2024年全球规模最大公司主要来自计算、通信、存储领域,其中英伟达超越了三星电子和英特尔,首次跃居首位。

相比之下,此前多年中,功率芯片大厂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都曾进入过全球前十阵营,在2024年均没有上榜。被美光科技和联发科的高成长所替代。

这背后受到汽车等终端市场全球整体销售疲弱所影响,不过从海外大厂近期的业绩交流来看,近期似乎逐渐显露出好转迹象,但尚未有明显的扭转拉动力。

Counterpoint研究副总监Brady Wang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由于宏观经济疲软及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我们已将汽车半导体需求复苏的预测时间从2026年第一季度推迟至2026年第二季度。近期多家汽车半导体企业的大规模裁员已印证这一调整。”

汽车业务仍在承压

多家功率芯片大厂的业绩显示,汽车芯片相关业务依然面临成长性压力。

恩智浦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汽车业务收入16.74亿美元,环比下滑6%、同比下滑7%。公司总收入28.35亿美元,环比下滑9%、同比下滑9%,显示出汽车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带来一定拖累。

意法半导体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9%、环比下滑34%。

相比之下,德州仪器的汽车市场业务似乎有稍好的表现。德州仪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viv Ilan回顾业绩时提到,汽车终端市场收入环比增长低个位数百分比。

汽车芯片市场已经连续低迷了多个季度,对这些功率半导体大厂的业绩也带来持续性影响,不过在业绩交流会期间,这些公司高管开始提到汽车市场呈现一些好转迹象。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在业绩交流会期间提到,预计一季度为公司汽车营收的低谷,全球各区域收入普遍面临压力。贸易政策与关税问题导致对汽车产量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这导致对公司全年的业绩展望将小幅下调,其中对电动车产量预期的调整幅度尤为显著。

不过他还指出,公司订单出货比(book-to-bill ratio)高于1,订单量环比显著增长。

对于整体面向汽车行业的发展策略,Jean-Marc Chery提到,意法半导体在持续推进汽车电子化和汽车数字化相关策略。

例如在本季度内,公司在碳化硅以及用于新型车载充电器和牵引逆变器设计的硅器件与模块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同时在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智能电源和智能熔断器解决方案方面也有所斩获。

数字化方面,汽车微控制器(MCU)是公司中期以来的营收增长驱动力之一。在中国、欧洲、中东、非洲以及美洲地区,无论是OEM厂商还是Tier1供应商,都有强劲的产品导入(design-in)势头。

Haviv Ilan则指出,无论是此前疫情期间还是目前,汽车行业都是所有终端领域中市场波动相对滞后的领域。据此预计,目前汽车也会是多类终端市场中最后一个完成周期转换的行业,当然整体看,其波动一直相对较小。

“目前看,汽车行业需求已经呈现环比增长,甚至有同比增长的倾向。因此,汽车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始终比较小,增长率大致在中高个位数百分比范畴——这是我们基于过去12个月以来数据观察得到的结果,也是我对第二季度市场的判断。”他总结道。

这些厂商还不约而同提到当前不确定的外部贸易环境会给行业带来的潜在隐患。

Jean-Marc Chery就指出,当前贸易关税政策仍在给整车产量带来不确定性。

联电方面在业绩交流中也提到,汽车和工业库存仍然较高,汽车电子市场在第一季度因微控制器、显示驱动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需求疲软而下滑。预计第二季度表现将持平。目前对汽车市场仍持较为保守的看法。“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关税政策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其已经给半导体供应链带来了极具挑战性的环境。”

工业与通信复苏

除了汽车芯片市场,对于这些功率芯片巨头来说,通信和工业市场也是重要应用领域,不同于汽车市场持续面临挑战,通信、工业市场在部分区域已经进入成长趋势。

德州仪器财报显示,工业领域在连续七个季度环比下滑后,收入实现高个位数环比增长;此外,企业级系统增长中个位数百分比,通信设备环比增长约10%。

“从周期角度来看,我们在第一季度持续复苏,上次提及有三大终端正在实现同比增长并呈现复苏态势,此前我们提到,个人电子市场、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业务已经实现同比增长,呈现复苏态势;目前可以清晰看到,工业市场也加入了复苏行列。”Haviv Ilan分析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从客户那里看到,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他们的库存确实严重短缺,有时甚至只有几天的库存量。我们看到季度内订单周转情况在第四季度有所增强,并在第一季度延续了这一趋势,这是典型的周期行为。”

Jean-Marc Chery在业绩交流会上则提到,目前较为确定工业领域在第一季度将是触底的收入表现,第一季度订单相比第四季度已经有所增长,整体库存水平在逐渐下降,尤其是智能工业领域表现明显,电力与能源领域的库存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从区域来看,亚洲地区推动了公司整体库存改善,但还没有看到欧洲和美洲地区的库存情况出现显著改善。公司在该领域的订单出货比(book-to-bill ratio)高于1。

当然整体库存仍存在压力。他指出,意法半导体在工业市场的产品主要与MCU相关。目前该类产品仍存在库存过剩问题,尽管库存正在调整回归,但速度比公司几个月前预期要慢。

此前宜鼎国际中国分公司总经理游礼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中国市场,2022~2023年疫情对工业智能化部署进度带来一定影响,但随着国内推进各类经济刺激政策,2024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已逐渐呈现恢复的迹象。

“举例来说,近期华东和华南市场有不少企业在集思广益寻找智能化转型的新可能。宜鼎国际的强项在于提供定制化存储芯片,这两年也在顺应这些趋势转型推出符合企业级应用的AI产品。”他续称。

从目前整体库存水位角度看,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乔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汽车芯片在历经2023~2024年的库存调整已下降许多,但其需求在2025年仍受到全球景气不确定的影响没有大幅度成长。“从晶圆代工角度来看,今年除了AI的需求外,其他应用多半仅有库存回补需求驱动的温和复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