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2:02:00
市场监管总局29日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反侵权假冒政企协作机制”,组织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指导企业提升品牌维权能力。
当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知识产权执法情况,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执法十大典型案件。
“鼓励企业权利人向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侵权假冒线索,发挥权利人在侵权调查、商品鉴别、信息溯源中的作用。”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佟波说。
据统计,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商标、专利等领域违法案件4.4万件,涉案金额达到11.29亿元,其中1311件案件移送至司法机关处理。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开展了“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民生商品、外商投资、商标品牌、地理标志、申请代理、新兴产业六个方面是执法重点领域。
记者了解到,专项执法行动针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重点民生商品,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行为,提升消费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全年共查办民生商品领域侵权案件2.9万件。
严肃查处恶意抢注中小微企业商标、店面招牌商标侵权等行为,加强老字号品牌保护,查办涉及民营企业商标品牌案件1.2万件,涉案金额2.7亿元,移送刑事案件393件。
此外,维护地理标志声誉与品牌价值,查办地理标志侵权假冒案件1407件,涉案金额980余万元,移送刑事案件89件。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的执法保护,查办新兴产业领域侵权案件49件,涉案金额547万元。
去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倡议并推动全国81家电商平台签订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律公约》。这一各电商平台自愿签订、自律执行的承诺性文件,对商户入驻、投诉受理、侵权处理、配合执法、信息保存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着力推动落实电商平台的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指导,督促落实自律公约,推动电商平台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