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4:27:00
金丝银线般的焰光攀着十几米青竹扶摇直上,花火带动木偶人翩然起舞,这刹那芳华,是国家级非遗泰顺药发木偶戏穿越千年的惊鸿一瞥,更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方浪漫的真实写照。
日前,这项濒临失传的国家级非遗泰顺药发木偶戏,惊艳亮相热播剧《藏海传》,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周日,在温州泰顺的筱村公社将进行一次难得的燃放,年过八旬国家级药发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周尔禄,期待这惊艳了时光的绚烂,能被更多人看见。
陈玲玲拍摄的药发木偶燃放视频
独具一格的“烟花”引发全网热议
木偶飞天,戏随焰起。底层引线引燃花炮,逐层触发机关,烟花绽放如星雨,木偶盒随之弹开,身着耐火彩衣的木偶借火药推力腾空旋转,在火光中翩跹,如琼花耀世。
在演员肖战主演的电视剧《藏海传》中,有一幕烟花与木偶共舞的热闹市集场景:藏海去京城开启复仇之路,京城的富贵迷人眼,“枕楼”外的药发木偶一点火,弹幕刷屏“好漂亮”“原来这是药发木偶,好美”“看剧又认识一种非遗,又学到了”……
日前,随着浙产剧《藏海传》的热播,这项沉寂已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顺药发木偶戏,惊艳荧屏,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还吸引了央视新闻、美丽浙江、温州发布等央视及省市媒体平台的聚焦与播发。
截至目前,央视新闻微博播发关于《藏海传》和泰顺药发木偶戏联动的新闻视频播放量达92.3万次,点赞量达6.5万,转发量达1.2万。
药发木偶戏 季海波/摄
药发木偶戏起源于宋朝,彼时,民间艺人为了使木偶戏更具观赏性,将木偶与烟火杂技结合,让木偶在焰光中凌空翻飞,形成“药发傀儡戏”。明清时期,药发木偶戏随闽地移民传入泰顺,深藏于浙南山区的民俗活动中,民间称“琼花木偶”。
泰顺境内的药发木偶戏,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这一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非遗视频博主网络力推
“看剧的时候看到这里,鸡皮疙瘩突然起来了,因为太熟悉了,是我之前花1个月学做‘药发木偶’,这项温州非遗终于能被全国观众看见了!”看到泰顺药发木偶戏出现在电视剧,非遗手工艺人,视频博主“摇铃啊摇铃儿”甚是激动,5月20日,陈玲玲趁热打铁,重新剪辑了之前的拍摄素材,在社媒上自发宣传,这已是她剪辑的第4个有关泰顺药发木偶戏的视频。
陈玲玲和周爷爷学做药发木偶 陈玲玲供图
今年是陈玲玲学传统文化,做非遗博主的第二年,去年12月底,她无意中看到了泰顺药发木偶戏照片。“虽然我是温州人,但之前对这项技艺也是闻所未闻”,陈玲玲说,“我想推广家乡的非遗,便几经辗转找到了周尔禄爷爷学艺,拍摄记录。”
陈玲玲和周爷爷学做药发木偶 陈玲玲供图
“药发木偶”是个极其庞杂的工程,有上千道工序,如今所有步骤依然坚持最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年初回到故乡,花了1个多月时间,成功复原了“药发木偶”,却因原材料管控、未完成报批而无法燃放。
可喜的是陈玲玲的宣传视频,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感谢这些一直坚持的传承人,才能让我们看见这么美好的事物!”“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东西,温州不只有皮革厂 ”“应该保护非遗,在相关部门监管下燃放,不是一味的危险就禁止”……
陈玲玲供图
陆续几个宣传视频,播放量最高的达到了200多万,很多人没有见过泰顺药发木偶戏,通过她的视频了解到了这项技艺,陈玲玲说:“周爷爷坚持一生的事情,是值得被大家喜欢的,看到这么多人喜欢温州的这项非遗,自媒体博主的意义在这一刻具象化。”
药发木偶戏 季海波/摄
因为有从零到一的全过程参与经历,陈玲玲深深地知道,了解这项技艺的人不多,不是这项技艺濒临失传的真正困境,主要是因原材料特殊,这项技艺本身与法律“相冲”,缺少制作和燃放的机会。
3月21日,陈玲玲身着古装观看药发木偶燃放 陈玲玲供图
今年3月21日,经过多方争取和努力,陈玲玲和周爷爷原先制作的“药发木偶”终于可以燃放,但因当天是工作日,来看的人寥寥,周爷爷眼里的落寞让陈玲玲很难受,“当他问我为什么没人来看的时候,这是我两年来第一次为非遗泪目。”
不灭的火焰,邀你看难得的燃放
“又可以放了,又可以放了。”5月初,陈玲玲从市级药发木偶戏传承人、周爷爷的儿子周祖余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泰顺有了全国唯一一个“药发木偶”的固定燃放点——筱村公社。
药发木偶 陈玲玲供图
这是周尔禄爷爷坚持做“药发木偶”的第60多个年头。作为大安周氏第十代传人,他亲历了药发木偶戏的鼎盛与式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逢庙会、祭祀,村民争相邀请周家制作“花树”;90年代后,因原料管制和娱乐方式变迁,表演几近绝迹。
因为原料管控,“药发木偶”很难申请制作,更难申请燃放,有传承人但无法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生存艰难。十来岁就学这门手艺的周祖余2010年另谋出路,在外开办了幼儿园。一直到2021年左右,他和父亲每年只在重要的节庆日,做一两树。
药发木偶戏制作与表演 泰顺宣传部供图
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为摆脱非遗传承的困境,近年来,泰顺药发木偶戏一直在探索多元生存之路。“去年和今年已经有好几拨自媒体来找父亲拍摄‘药发木偶’的宣传视频了。”周祖余说,他和父亲都很高兴能通过社交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到这项非遗技艺。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看,“药发木偶”就不会消失。
5月25日,即将在筱村公社燃放的“药发木偶”也是一家上海的自媒体公司定制的。周祖余说:“原计划是5月18日燃放,但因大暴雨延期了,这周日如果没雨,筱村公社将于当晚7点燃放。”
而筱村公社能成为固定燃放点,其中也有周祖余主动建议。从现场踏勘,到各个政府部门的协调会议,安全评估,还需要大量的安保,每次燃放都需要提前很长时间的报批。“筱村公社董事长吴春华很热爱非遗,公社实力强,我就提议能否申请一个固定燃放点,这样就能缩减每次申报工作。”周祖余说,没想到在乡政府和泰顺县文旅部门的支持下,这件事竟真的做成了。现在筱村公社一年至少能在10个重要的节假日,燃放“药发木偶”。
制作完毕的一盘烟花 泰顺宣传部供图
让周祖余开心的消息还在不断传来,泰顺县计划明年在大安乡建成2500多平方米的泰顺药发木偶戏工作室,药发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将集中在此生产制作。周祖余也准备转移工作重心,专心非遗传承工作,他还透露了自己接下来的两手准备:一个是方便报批,找厂家合作,研发和冷焰火结合的新型“药发木偶”,让药发木偶戏走出泰顺,在全国各个景区进行表演,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项技艺;另一个是走非遗文创道路,开发制作药发木偶的电子玩具。对药发木偶戏的未来,周祖余充满期待。
温州晚报记者:陈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