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4:44: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 马晓宇
9月9日清晨,在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村民雷大爷拿着扫帚,一边和老伙计拉着家常,一边将村口道路上的杂物清扫干净。
这并非有偿劳动,但他却干得格外起劲。“等会打扫完,村委会有人来检查,合格了就能计分,分攒够了就能去食堂换红烧肉。”雷大爷笑着说。在南雷村,村民通过完成村委会安排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等类型的小任务,就能加分“兑换”一顿香喷喷的免费餐。
近年来,平桥区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积极探索长效化、常态化机制,南雷村推行的“积分制”管理便是成功探索之一。当地65岁至79岁的老年人自愿打扫房前屋后、公共区域卫生;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在红白事简办、孝亲敬老、邻里和睦等方面作出表率;积极参与政策宣传,劝导陈规陋习等,都能获得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即可兑换一张就餐卡。这一制度将抽象的文明乡风建设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具体行动,极大地激发了老年人乃至全体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践行文明新风的主动性和荣誉感。
同时,“乡村大食堂”为符合条件、持有积分卡的老人提供免费、卫生、营养均衡的餐食,不仅解决了部分老人做饭不便的难题,也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相聚、交流的空间,有助于排解孤独感,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
如今,“积分制+乡村大食堂”的模式在南雷村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优美。移风易俗也由“要我做”逐渐变为“我要做”,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文明乡风愈发浓郁。通过正向激励,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水平,还让他们在参与乡村建设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我们将管理量化积分与暖心就餐服务相结合,既赋予了传统美德新的时代价值,也探索出了一条成本可控、可持续、效果扎实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南雷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由村民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每月对积分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