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8:36:00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一年前,贵阳市委政研室驻村干部令狐云平根据组织安排,背上行囊毅然踏上前往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的驻村之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按照各级党委关于驻村帮扶工作部署要求,结合龙井村情及自身优势,紧盯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民生需求等重点领域,谋划驻村工作计划、制定帮扶措施、履行“一宣六帮”工作职责,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紧盯基层党建“帮”,筑牢堡垒添活力
乡村振兴,根在组织。只有让村级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发展与振兴的坚强“神经中枢”,方能凝聚磅礴伟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行稳致远。
龙井村,这个人口只有1437人的布依族村寨,布依族占98%。常年来,村寨内龙、罗、王、蒙四大姓氏世代通婚,形成了紧密相连的亲戚关系,有“龙家姑妈王家奶,蒙家舅爷罗家婿,一家有事众人帮”的说法。
他会同驻村工作队其他队员,利用这种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帮助龙井村创新党群关系亲、邻里关系亲、家庭成员亲,齐抓思想、齐促服务、齐扬文明、齐助传承、齐谋发展、齐树品牌“三亲六齐”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治理工作思路。
在这个思路的实践推动下,探索建立“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村内无论大情小事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围炉夜话等形式协商解决,50余次结对帮扶,10余次好邻居、好婆婆好儿媳评选,100余次“党旗下的最美家庭”互动,60次“围炉夜话”谈心……有效破解了党群关系疏离的难题,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
龙井村是贵阳市委政研室的联系帮扶村。他充分发挥单位与村的桥梁纽带作用,筹划开展市委政研室机关党支部与龙井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联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到村党课、开展主题宣讲,与村两委、村民共话基层党建、共谋产业发展、共商乡村治理。
紧盯乡村产业“谋”,丰富业态促发展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龙井村,距离贵阳市区29公里,距离花溪区城区18公里、青岩古镇景区1.5公里,村寨布依服饰别具特色,布依山歌相互唱和,“正月上九”“三月三”“六月六”等布依族节日氛围浓厚,村寨内有古井、老槐树等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很大优势。
一年来,他充分发挥政策研究、改革创新、协调联动优势,会同驻村工作队其他成员一道,深化实施农房变“客房”、农艺变“工艺”、农俗变“节俗”、农园变“公园”、农民变“网民”“五变”举措。当前,“五变”举措成为龙井村抓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
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中,他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新阶段、新形势,协助村“两委”提出“东联、中提、西拓”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东面加大与青岩古镇等景区的联动,实现游客双向良性互动;中部丰富并提升文化体验坊、民宿客栈业态,增强游客体验感;西面拓展打造山体民宿、山体公园等业态,总体提升景区品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与此同时,帮助龙井村研究制定“新百坊”提升计划,坚持“内培外引”原则,积极培育和引进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成功打造出一批“百坊”业态。截至2024年底,龙井村打造出文化体验工坊、民宿客栈、特色餐饮64个,培育出村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50余名,全年接待游客22万余人、旅游综合收入16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20万元。
紧盯急难愁盼“扶”,办好实事解民忧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关乎着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一年来,他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村寨农户、走进田间地头问需于民,同时,积极对接各种资源,帮助村民解决金融信贷、集市提升、义务送检等一批急事难事。
“你们能否帮我们解决一下出行难题?出了龙井寨大门,因为没有公交车,我们老年人出行真的很不方便。”今年3月,在义务送村里65岁以上老人去青岩镇卫生院开展免费体检的过程中,村子里一位姓龙的老伯给他提出了这个需求。
在了解到这个群众需求后,他随即会同驻村工作队其他同志、村“两委”对村民、商户进行走访并商议破解之法。通过群众走访、现场勘查,市域210路、203路两路公交车都在定广大道段重合运营,且该路段客流量并不多,可调整其中一路公交车经过龙井村,这样不仅可以破解村民公共交通出行难题,同时实现市区、青岩古镇人流的良性互动,带动区域文旅经济发展。
说干就干。他即刻向派出单位报告,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组织市委政研室、市公交公司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研判,与龙井村两委,以及调整线路沿线的商户、村民、学生家长代表进行座谈,并对线路进行现场勘查。
经过论证,明确将市域210路公交车青岩片区线路进行调整,5月1日完成调整并启动新的运营线路,有效解决了龙井村商户、村民、游客,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开启了美丽乡村与繁华城市的双向奔赴。
长路漫漫、奋斗不息。如今,新一轮驻村的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忘我的激情,围绕‘一宣六帮’开展好驻村工作,因地制宜帮助龙井村打通农村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堵点难点痛点,全力助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令狐云平说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
编辑 张霆郡
二审 谈姝
三审 霍庆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