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如何不公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2 11:31:50    

不公诉的情况和方式有以下几种:

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如果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不予起诉。

追诉时效已过

如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期限的,可以不予起诉。

证据不足

对于经过检察院二次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第十六条规定的六种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酌定不起诉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院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动机和目的、手段、危害后果、认罪态度、一贯表现、社会和被害人的反映等因素综合考虑,确认没有追诉必要时,才能适用不起诉决定。

其他特定情况

如犯罪行为性质轻微且产生的危害有限,已不能被视为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经过特别赦免后可以免除刑罚的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行为,若受害人未能提出申诉或撤销告诉,检方亦将暂时搁置起诉。

自诉案件

案件属于自诉案件的范围,且符合起诉的主体是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条件。

附条件不起诉

对于未成年犯罪,若罪行轻微且本人具有明显的悔过表现,人民检察院有权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在考验期内,涉案未成年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如在此期间出现任何违法行为或者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均有权随时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依法提起公诉。

建议

积极沟通:律师可以向检察院提交不予起诉的法律意见书,积极沟通并提交专业法律意见书。

证据收集:确保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或已过了追诉时效期限。

法律咨询:在采取任何行动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符合所有相关法律规定。

相关文章